初被咬时,急就咬处刺令出毒血,以口含浆水吮洗伤处。注:[1]经言:夺血者无汗,夺汗者无血。
有多骨出之不休者,名曰骨胀,难愈。 水二钟,煎八分,不拘时服。
【注】[1]目内眦者,乃近鼻之内眼角,以其大而圆,故又名大眦也。气在腹者,止之背俞。
总由肝虚、怒气血燥而成。 [4]如灸疮黑痛,脓汁污秽,及艾火毒盛, 必用薄荷、黄连、葱皮、芫荽煎汤,洗之自愈也。
[9]又与手足太阳阳维,会于肩后大骨下胛上廉,臑俞穴也。贯臀斜入委中穴,一支膊内左右别,贯胛侠脊过髀枢,臂内后廉腘中合,下贯□内外踝后,京骨骨下趾外侧。
[7]从阴□行掌后锐骨端陷中,神门穴也。[3]若仅伤筋肉,尚属易治;若骨体受伤,每多难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