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攻之,则怫郁在经之邪不解,必令发热色黄;若其人里燥,小便利则同燥化方有执曰:合,应也。程应旄曰:少阴病,下利而利自止,则阴寒亦得下袪,而又不致于脱,虽有恶寒蜷卧不善之证,但使手足温者,阳气有挽回之机,故可温而救之也。
程知曰:阳邪结于上,阴邪结于下,手足厥冷,小腹满,按之痛,其为阴邪下结可知,此当用温、用灸。仲景曰:宜温其上。
又加桂枝、当归,是肝藏血,求其所属也。缘缘,接连不已也,正赤,不杂他色也,谓满面接连赤色不已也。
一阳陷于二阴之中,二阴若盛,则一阳必衰,阴邪始得内侵,孤阳因之而外越也。妇人伤寒,发热无汗,经水适来,则必热入血室。
若太阳证不罢者,不可下,下之为逆,如此可小发汗。魏荔彤曰:表邪未全入里,乃即以为胃实而遽下之,则其外仍有热,究不能随下药而荡涤也。
故不从阳明治,而从少阳与小柴胡汤主之也。太阳为目上纲,阳明为目下纲;所以目中不了了,睛不和,知胃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