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答曰∶“按之痛,寸脉浮,关脉沉,名曰结胸也。动气在右,下之,则津液竭,咽干鼻燥,头眩心悸,宜竹叶石膏汤。
吐利兼作,手足逆冷,烦躁欲死者,是阴极而发躁也。水气蓄于心下,尚未固结,故有或然之症。
如阳明中风而脉浮紧,太阴伤寒而脉浮缓,不可谓脉紧必伤寒,脉缓必中风也。”曰∶“斯正仲景治阳明之大法也。
若病重者,一日一夜服,周时观之。且汗为心液,如汗多亡阳,岂独亡坎中之阳,而不涉离中之阳耶?
若发热而利,汗出不止者死,是虚阳外亡,为有阴无阳,与少阴亡阳同义。六经部位有高下,故发病有迟早之不同。
下之为逆。不识仲景治阳明之初法,所以废弃仲景之吐法,必待热深实极,始以白虎、承气投之,是养虎贻患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