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万物热极反出水液;以火炼金,热极反似水。【注】行阴欲寐嗜卧,少阴证也。
至如流注一疾,虽不能死人,而十有九为废疾。邪正相交故争也。
嗟夫!世俗反以妄传中年以上,火气渐衰,止是虚冷,更无热病,误服热毒之剂,害人无数。经言阴寒主于闭藏,而阳热主于开泄。
由是观之,而缓下、急下,善开发而难郁结,可通用者,大承气汤最为妙也。殊不知下之太早,则表热乘虚而入里,遂成结胸、虚痞、懊、发黄之证,轻者必危,危者必死,但宜平和之药,宣散其表,和解其里,病势或有汗而愈,或无汗气和而愈。
候血药将干,又用清油调涂于疮治飞禽骨断,从高坠下,驴马跌折,筋断骨碎,痛不可忍。 水煎熟了,却用浓酒一盏浸入;侯再沸,却入大黄末,空心服之。
是以可急下之者,宜大承气也,故虽大柴亦可通用,而复无急下之证也。常服壮筋骨,活经络,生气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