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申明阳明病,亦有自汗发热恶风寒中风者,但以脉迟不浮缓,别阳明也。此条下后汗出而喘,无大热,亦不可更行桂枝,亦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。
阳明脉洪大,今反迟,非浮紧之表脉。外感发热,不用燥药。
乍重者,寒伤营也;乍轻者,风伤卫也。内伤不语,有舌强不语者,神志仍清,口亦能开,但舌本强硬,不能言语也。
胸中热,上焦热也。未太阳病,以火薰之不得汗,其人必躁,到经不解,必圊血,名为火邪。
去芍药者,因胸满症,忌太阳阳明合病,喘而胸满,不可下,宜麻黄汤。 燥热之症,多伤手阳明大肠、手太阴肺,故燥火之症,每多烦渴喘逆,当用清燥之药,如人参白虎汤、清燥汤等,切忌温燥,又不可发汗、利小便,重亡津液。
若见下症,加玄明粉。不知张仲景、郭白云诸君尽生平之力,而笔之于书,岂无所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