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】[1]唇者,口端也。止痛消肿,活血通经,避风驱寒。
[4]从中极上行,在脐下三寸,即关元穴也。其名有六:一曰干癣,搔痒则起白屑,索然雕枯;二曰湿癣,搔痒则出粘汁,浸淫如虫行;三曰风癣,即年久不愈之顽癣也,搔则痹顽,不知痛痒;四曰牛皮癣,状如牛领之皮,厚而且坚;五曰松皮癣,状如苍松之皮,红白斑点相连,时时作痒;六曰刀癣,轮郭全无,纵横不定。
由膏梁太过则损脾,房劳太过则伤肾;脾既损则血生少,肾既伤则精必竭,更兼湿热壅盛而成。[3]毫针者,因取法于毫毛,故名之也。
【注】[1]腰背脊强,不能俯仰也。[16]从鸠尾上行一寸陷中,中庭穴也。
若腐处,更用当归膏敷 此膏敛口生肌,拔毒止痛,并诸疮毒气壅盛,腐化成脓。朱砂轻粉麝雄黄,铜绿枯矾寒水入,胆矾乳没共蜗牛,丸如绿豆葱酒服。
【注】[1]偃月内障,瞳神内上半边有白气一湾,隐隐似新月之状,覆垂向下。[3]四君子汤,独参汤:俱见伤损出血[1]腕骨,即掌骨,乃五指之本节也。